Cetia開發了一款簡單的機器,可精確地撕下舊鞋的鞋底。圖片來源:物理學家組織網
科技日報記者?劉霞
全球每年生產近1000億件衣服,但有相當比例的紡織品都要被丟棄和填埋。時尚行業的浪費問題已引起廣泛關注。
鑒于紡織品回收極其復雜,相關技術目前仍處于初級階段,諸多服裝品牌面臨大規模回收壓力。不少初創公司聞風而動,競逐衣物回收這一藍海市場。
打造可回收衣櫥
總部位于美國的Circ公司發明了一種化學溶液,可將最常見的聚酯棉(聚酯纖維和棉的混合物)分解。它使用水熱工藝先將聚酯纖維液化,將其與棉分離,然后兩者都可變成新纖維。
去年5月,Zara公司宣布與Circ合作,推出了首個以Circ回收技術獲得的新纖維制成的服裝系列。該女性服裝——“膠囊”系列已在全球11個市場發售,朝著為時尚行業構建循環生態系統邁出了關鍵一步。
Circ行政總裁皮特·彌耶阿諾維斯基表示,通過此次合作,Circ和Zara希望能逐步創造一個新未來,即消費者衣櫥里的衣服都由回收材料制成,可被反復回收再利用。
構建回收產業鏈
讓舊衣服保持清潔,并與其他廢物分開,目前時尚行業還缺乏這些收集和分類大量舊衣服的基礎設施。循環技術和物流平臺“超循環”應運而生,其匯集了快遞公司、倉庫和跟蹤系統,以簡化回收流程并降低成本。
“超循環”希望利用店內的免費送貨標簽等激勵措施改變公眾對服裝回收的態度。通過為消費者提供便利和激勵,讓消費者用完一件物品時,首先想到的就是回收。
自2022年推出以來,“超循環”迅速擴張,回收了100多萬件服裝。現在它為包括優衣庫、Reformation、Parachute等在內的多家公司提供舊服裝回收處理服務。
去年11月16日,“超循環”獲得700萬美元的A輪前期融資。這一戰略融資將擴大“超循環”的基礎設施,將之前分散的運輸、整合、分類、分級和回收服務連接起來,為全球的品牌和零售商提供更多服務。
3D織機有望降低大量庫存
unspun是一家數字服裝公司,可為每位消費者按需定制衣服。該公司表示,他們發明了世界上第一臺3D織機,能在不到10分鐘的時間內直接用紗線制作出一條定制尺寸的牛仔褲。其被美國《時代》周刊評為2022年度100件年度最佳發明之一。
unspun旨在通過自動化、本地化和量身定制等措施,減少全球碳排放。目前,該公司正在美國加州奧克蘭建造第一家微型工廠,以證明其有助減少服裝品牌需大量庫存的要求,以及在運輸環節的浪費。
讓服飾材料完好無損
法國初創企業Cetia的專長是為衣物回收做好準備。
作為世界上第一個以自動化方式進行這種操作的創新平臺,Cetia開發了一款簡單的機器,可精確地撕下舊鞋的鞋底。當穿過的運動鞋經過機器上的一條隧道時,會被一個巨大的鉸接臂巧妙地抓住,然后以一定的力量和極高的精度撕下鞋底。
另一種更復雜的機器則使用人工智能識別鈕扣和拉鏈等硬物,然后用激光切開而不損壞物品。奢侈品行業對此特別感興趣,因為該行業需要保持其貴重材料完好無損。
Saentis紡織品公司發明了一款專利機器,可在對纖維損傷最小的情況下回收衣物中的棉,從而制造出高質量的新紡織品。宜家、巴塔哥尼亞和湯米·希爾費格等品牌都在使用這一技術制造新的再生棉。
用二氧化碳制造衣服
美國初創企業Rubi Labs自稱是一家“共生制造”公司,其能利用生化過程將工廠廢棄的二氧化碳轉化為纖維素,用于制造萊賽爾紗線,從而減少對其他廢物或森林砍伐的需求。
去年7月,Rubi Labs宣布與零售巨頭沃爾瑪合作開展一個試點項目,以測試其創新能力。
Rubi Labs并非唯一一家試圖用溫室氣體制造紡織品的初創公司。美國加州的Newlight科技公司和Mango材料公司也在探索類似的方法,而Renewcell和Natural Fiber Welding等公司正在探索將傳統的木漿原料制成再生服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