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陸成寬
記者26日從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獲悉,該所與中山低溫研究院等單位的科研人員成功研制國內首臺萬瓦級氦制冷機。該制冷機是我國科學家研制成功的首臺超大型氦低溫制冷機,液化模式下氦氣液化率達3370升每小時,將應用于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加速器驅動嬗變研究裝置,為處理核廢料提供低溫環境。
液氦溫區制冷技術不僅能為基礎科學研究、醫療設備研發、稀有氣體分離等提供關鍵技術支持,還能為解決大規模清潔能源的儲運挑戰性問題提供液氫技術方案,促進新能源產業可持續發展。萬瓦級氦制冷機是指液氦溫度(即零下269攝氏度)下制冷量達10000瓦以上的超大型低溫制冷機,是加速器、可控核聚變等大科學裝置前沿研究的關鍵核心裝備。
為實現超大型低溫制冷技術自主可控,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低溫工程與系統應用團隊在該領域深耕十余年,成功研制出萬瓦級氦制冷機。
“這臺制冷機使用的氦氣壓縮機、氦氣體軸承透平膨脹機、低溫換熱器、超大型高真空絕熱冷箱等核心部件,全部由我國自主研發。其中,超大型高真空絕熱冷箱總長約28米、直徑超4米、重達180噸;氦氣體軸承透平膨脹機在重載高功率的情況下轉速高達10萬-15萬轉每分鐘。”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研究員劉立強說,這是我國在超大型氦低溫制冷機研制方面取得的重要突破,該裝備已經在安徽合肥開幕的第三屆中國(安徽)科技創新成果轉化交易會上首發首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