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陸成寬 操秀英
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2025年院士增選工作25日正式啟動。
2025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名額不超過100名。其中,數學物理學部16名,化學部15名,生命科學和醫學學部19名,地學部15名,信息技術科學部11名,技術科學部16名,特別推薦領域不超過8名。
2025年中國工程院院士增選總名額為不超過100名。其中。機械與運載工程學部10名,信息與電子工程學部10名,化工、冶金與材料工程學部10名,能源與礦業工程學部10名,土木、水利與建筑工程學部10名,環境與輕紡工程學部8名,農業學部10名,醫藥衛生學部12名(含中醫藥2名);此外,7個名額用于特別通道候選人,8個名額主要用于支持民營科技領軍企業的候選人,5個名額主要用于支持在西部邊遠地區(貴州、云南、廣西、甘肅、青海、寧夏、西藏、新疆、內蒙古9個省、自治區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工作20年以上的候選人,上述三個方面的名額統籌使用。
《2025年度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指南》明確,推薦候選人要堅持以重大貢獻、學術水平、道德操守為準繩,強化滿足國家發展和安全的戰略需求并作出貢獻的價值導向,注重領域學科間的平衡發展,著重推薦長期奮戰在科研一線的科研人員。堅決破除“四唯”,打破論資排輩,不以人才“帽子”為依據。
《中國工程院關于提名2025年院士候選人的通知》指出,院士提名時,要牢牢把握院士的標準和條件,重視被提名人對國家發展和安全的貢獻,對科學技術發展的貢獻和原創性科技成果,以及其科學家精神和學術道德;堅決破除“四唯”,打破論資排輩,不以“帽子”評判人才;要特別關注科研和工程技術一線專家,國家急需的關鍵領域和新興學科、交叉學科專家,承擔國家重大工程、重大科研任務和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并作出突出貢獻的專家,關注優秀的民營企業專家,關注長期工作在西部邊遠地區的專家,關注中青年專家和女性專家。
院士是我國科學技術方面和工程科技領域的最高榮譽稱號,院士制度是黨和國家為樹立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導向,凝聚優秀人才服務國家設立的一項重要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