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昨天(17日)從國家空間天氣監測預警中心獲悉,受4月13日太陽暗條消失活動影響,北京時間4月16日17點到17日8點發生地磁暴。地磁暴究竟是什么?所謂太陽暗條消失又是什么意思?地磁暴會不會影響我們人體健康?
地磁暴是由太陽表面活動引起的地球磁場全球性劇烈擾動現象,其強度以Kp指數,也就是全球地磁活動指數0到9來表示,數字越大強度也越強。本次地磁暴最大強度出現在17日凌晨2點到5點,Kp指數為8,已經達到特大地磁暴的水平,但強度與2024年5月出現的Kp指數為9的地磁暴相比,強度要小、持續時間也更短。
太陽暗條消失是什么?
引發這次地磁暴的太陽活動是暗條消失,它是太陽表面一種低溫高密度太陽大氣快速向外擴散的現象。暗條消失時可能進一步引發日冕物質拋射活動的發生。預計18日到19日,地磁活動將會減弱為輕微擾動或平靜。
對人類活動有影響嗎?
專家稱,太陽爆發活動呈現大約11年的周期變化特征。第25個太陽活動周期從2019年12月開始,目前正處峰年階段。2024年到2025年都是太陽活動的高發期,其間可能還會有一些太陽強耀斑、地磁暴等空間天氣事件發生,這都屬于正常自然現象。
從影響方面看,地磁暴會對衛星通信、航天器運行等產生影響,衛星導航設備的定位誤差也可能會增大。對普通人而言,較強地磁暴的最直觀體驗就是在地球北部高緯度區域看到絢爛的極光現象。但地磁暴對于我們人類的身體健康以及日常生活幾乎不會有影響,所以大家不用過于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