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付麗麗
這兩天,“周六北京將現同期少見破壞性大風”的帖子引發廣泛關注。
4月10日,在中國氣象局舉辦的線上媒體通氣會上,北京市氣象局首席預報員雷蕾介紹,受冷渦加強東移南下影響,11日下午至13日,北京市將出現一次極端大風、強降溫天氣過程。“此次大風極端性強、持續時間長、影響范圍廣、致災性強,其中12日白天為風力最強時段,部分站點會接近或突破1951年以來歷史同期極值。”雷蕾強調。
北京市氣象臺10日發布大風橙色預警信號,預警時段為11日17時至12日20時。根據預報,11日17時前后北京西部、北部地區偏北風開始加大,20時影響城區;12日白天為風力最強時段,北京市平均風力6級左右,平原地區陣風9至11級,西部、北部陣風11至13級,山區如昌平、平谷、密云、懷柔、門頭溝、房山等地局地陣風13級以上。
談及此次大風的成因,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馬學款分析,主要是受10日在蒙古國生成的冷渦影響,由于冷鋒前的升溫比較明顯,冷鋒后的冷空氣勢力也比較強,所以造成整個冷鋒區域的溫度梯度、氣壓梯度比較大,較強氣壓梯度和變壓梯度就容易導致地面大風的產生。同時,疊加高空強風動量下傳,尤其是在一些地形峽谷,甚至一些高樓的樓宇之間,容易出現狹管效應,使得地面風力進一步增大。
風力達到或超過13級,意味著什么?根據我國2012年6月發布的《風力等級》國家標準,依據標準氣象觀測場10米高度處的風速大小,將風力等級依次劃分為18個等級,11、12級風陸上很少見,一般當風力超過12級時,意味著對陸地地面物象“摧毀極大”。
馬學款表示,4月出現如此強的冷渦和瞬時風力,還與冷空氣勢力較強有關,具有一定的極端性。13級大風可以將直徑達到30cm左右的樹木摧毀,廣告牌、簡易的搭建物、設施農業、路邊的電動車和自行車等,也有可能會被吹翻。
“但并不是華北地區普遍會出現12-13級的極端大風。預計此次大風將主要在山區、山口或者兩個高樓之間具有狹管效應的區域出現。”馬學款補充說。
不僅是大風,據中央氣象臺預報,預計4月11日至13日,受較強冷空氣影響,我國中東部地區還將出現降溫、沙塵天氣。中央氣象臺4月10日6時發布大風黃色和沙塵暴藍色預警。經綜合研判和應急會商,中國氣象局4月10日9時啟動重大氣象災害(大風、雨雪、強對流、沙塵)三級應急響應。
中東部地區天氣復雜,公眾需注意關注相關的預報、預警信息。具體預報如下:
降溫方面,11日至12日,中東部大部地區氣溫將先后下降6至10℃,其中,西北地區東部、內蒙古中東部、華北西部和北部、東北地區南部等地局地降溫幅度可達12至16℃;上述地區和東部海域伴有5至7級風,陣風8至10級,局地可達11至13級。
降水方面,11日至12日,西南地區東部、江南、江漢、江淮及華南北部和東部等地部分地區有中到大雨,局地暴雨或大暴雨,并伴有短時強降水、雷暴大風等強對流天氣;11日至13日,內蒙古中東部、黑龍江西北部、吉林東部、遼寧東北部等地部分地區有中到大雪或雨夾雪,局地暴雪或大暴雪。
氣象專家提醒,較強冷空氣影響期間,中東部地區將出現強風、降溫、雨雪及強對流等多種天氣,公眾需注意關注當地氣象部門發布的預報、預警信息,盡量避免在風力較大或強對流活躍時段外出,及時增減衣物,做好健康防護;過程期間,內蒙古及東北部分地區將有強降雪,南方多地有較強降雨局地還伴有強對流天氣,公眾外出需注意交通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