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朱虹 李麗云
美國東部時間4月4日至6日,第二十八屆哈佛中國論壇在哈佛大學舉行。作為海外歷史最悠久的中國主題峰會,本屆論壇以“與時舒卷,行則將至”為主題,匯聚全球政商學界的200余位頂尖代表,圍繞國際關系、生物科技、人工智能等前沿領域展開深度對話。中國乳業作為全球化進程中的創新力量,成為論壇聚焦的亮點之一。
論壇開幕式上,中國飛鶴董事長冷友斌分享中國乳業從“跟跑”到“領跑”的全球化發展思考。他指出,面對全球經濟變革與人工智能革命,中國乳企通過自建萬頭牧場、構建“兩小時生態圈”等創新舉措,不僅實現了生牛乳品質達到歐盟標準20倍,更以乳蛋白鮮萃技術突破行業瓶頸。
本屆論壇特別設立的“腦科學與健康”分論壇,吸引了哈佛醫學院、北大醫學部等全球頂尖機構的關注。該集團聯合國際團隊,系統研究生命早期1000天的腦發育規律,并推出首款定制大腦營養嬰配粉。哈佛大學孔棟教授評價:“中國在腦營養領域的科研投入,正在為全球兒童健康提供創新解決方案。”
隨著中國乳業完成從學習引進到自主創新的跨越,其全球化步伐顯著加速。2024年,中國乳企在加拿大建成本土首個嬰幼兒配方奶粉工廠,產品迅速進入沃爾瑪等1100余家商超,以“中國標準”贏得國際市場認可。這種“造船出海”模式不僅輸出產品,更向世界傳遞了從源頭管控到終端服務的全產業鏈智慧。
“當腸道微生物組研究揭示營養與神經發育的深層關聯,當中國配方奶粉出現在北美家庭購物車中,乳業創新已成為連接東西方的新紐帶。”論壇期間,中美學者共同倡議建立全球乳業科研協作平臺。冷友斌表示,隨著腦科學研究和全球布局的不斷深化,集團將持續推動“中國方案”走向世界,讓全人類共享科技創新進步帶來的健康紅利。
(受訪單位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