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張佳星
四月不減肥,五月徒傷悲。進入明媚的春天,減肥成為不少愛美人士提上日程的重要生活目標之一。網絡上盛傳了各種不同的減肥方法,素食、液斷、代餐、生酮飲食、瘦身茶、減脂丸、抽脂術等,名目繁多、層出不窮。這些方法有效嗎?
“生酮飲食等網絡流行的減肥方法還是存在不少健康隱患的。”在4月3日召開的國家衛生健康委例行發布會上,北京醫院主任醫師潘琦解釋道,生酮飲食中大部分是高脂肪飲食,蛋白質占一定比例,碳水極少。碳水攝入減少會導致脂肪分解產生更多的酮體,酮體蓄積以后會導致酸堿平衡紊亂,如果是糖尿病患者還會誘發酮癥酸中毒。這種飲食模式營養膳食均衡性相對較差,易出現營養失衡,導致心血管負擔加重、肝腎功能異常等問題。
“營養粉代餐的減肥方法,我們也是不建議的。長期使用代餐,會導致營養素、礦物質和維生素的缺乏,誘發貧血、腸道菌群紊亂等健康問題。”潘琦說,液斷減肥法是一種極端的飲食模式,含熱量低,只有400—800大卡,長期使用會導致胃腸道功能失衡,誘發貧血、肌肉量少、機體衰弱等問題。
“有號稱三天可以瘦5斤的果蔬汁,還有躺著就可以瘦的燃脂丸等,這些產品我都試過了,但感覺大部分都沒什么用。”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區群眾徐澤昊表示,由于相信網上的減肥方法能快速減重,自己走了不少彎路,吃了一個月素,但卻是高碳水的食物,反而重了三斤。吞下燃脂丸,半小時跑了三趟廁所。
那么,如何才能健康地在春季減掉在冬季積累在身上的脂肪呢?近日,一篇《跟著衛健委指南吃,有人7天瘦10斤》的帖子火了,給公眾樹立了健康減重的標桿。
“體重管理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我們在減肥的過程中應該有一個理念上的轉變,通過長期努力獲得更好的代謝能力。”潘琦說,他曾接診過的一名患者在兩個月之內體重降低了20公斤,但三個月之內又恢復了30公斤,要避免這樣的情況,需要對增重的危險因素進行綜合防控,通過飲食運動實現體重管理,減重的同時收獲健康,才能做到不反彈。
在飲食方面,潘琦建議公眾進食時計算總熱量,超重和肥胖者要把每天的總熱量減少500大卡,在保證食物多樣性的同時,多食用蔬菜,在碳水化合物供給中,保證主食占比50%—55%,多吃粗糧,規律進餐,晚上較早進餐。此外,適當減慢吃飯速度,調整進餐順序,在增加飽腹感的同時降低總熱量攝入,還能避免出現不健康的飲食習慣。
針對飲食,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成人肥胖食養指南(2024年版)》,細化了全國不同地區的食譜示例,并備注了食譜“總能量”。
在運動方面,潘琦提醒,運動并非時間越長、強度越高越好。長時間的運動會導致疲乏感,這樣就很難堅持了。高強度運動如果忽視了身體適應能力,很容易造成運動損傷。建議公眾每周至少進行150分鐘運動,選中等量和中高強度的運動為宜。上班族可通過提前一站下車、把代步工具換成自行車等增加運動機會。除了有氧運動以外,還要加入每周2—3次的抗阻運動。八段錦和太極拳兼具有氧運動和抗阻運動、平衡訓練和柔韌性訓練,是很好的運動方式,建議大家把運動融入日常生活,長期堅持。
徐澤昊說,減肥就像創業一樣,沒有一步登天的神話,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最重要的。好好吃飯、好好睡覺、好好運動,體重秤上的數字,將成為水到渠成的勛章。
(圖片來源:國家衛生健康委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