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代小佩
4月2日,“科學家精神百場講壇”國家卓越工程師專場宣講報告會走進燕山石化,國家卓越工程師獎獲得者、中國化工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方向晨作宣講報告。
方向晨分享了對科技與工程創新的感悟。他將科研工作形象地比喻為“培養果樹”,基礎研究就是“栽培砧木、打好根系”,不同的研究成果就像不同口味的果實。“我們平時要做的就是培養好砧木,然后根據市場需求生產適合人們口味變化的水果。”
方向晨認為,打好基礎是創新取得事半功倍效果的關鍵,“知其所以然”是創新成功的保障,“找不同、求路徑”是創新工作的捷徑,系統思維是解決創新工作難題的鑰匙,深入企業是創新過程必不可少的學習環節。
“正確的人生追求是創新工作得以持續的動力。”方向晨寄語廣大青年科技工作者,要有“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的毅力。
在深度對話環節,方向晨圍繞煉化企業如何實現高質量發展、如何發揮企業創新主體、未來產業布局、人工智能與傳統化工結合和青年工程師培養等方面分享經驗,為企業應對挑戰、創新發展提供了新思路。
中國科協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王進展、光明網總裁兼總編輯楊谷分別向方向晨頒發了“科學家精神百場講壇”主講嘉賓證書和“剪鋼”紀念牌。
燕山石化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分公司代表曲宏亮表示,科學家精神是時代的呼喚,是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的鮮明底色,將大力營造起尊重知識、崇尚創新、尊重人才、熱愛科學的濃厚氛圍,大力培育青年科研人員成長成才,為積極踐行“雙碳”目標、加快綠色低碳轉型步伐和推動石化行業高質量發展作貢獻。
(活動主辦方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