邸金 科技日報記者 頡滿斌
用好體制改革“關鍵一招”,推動科教產創“雙向奔赴”,激發科技創新“源頭活水”……在4月2日召開的甘肅省2025年全省科技工作會上,該省科技廳為2025年人才工作定調。近年來,甘肅省科技廳立足實際,出臺政策“干貨”,圍繞青年科研人才挑大梁、增機會、減考核、保時間、強身心等方面進行了“量身定制”,為人才建起干事創業的“蓄能池”。
為青年人才“松綁”
青年人才是筑牢我國基礎研究“地基”的主力軍。近年來,甘肅省通過深化科技體制機制改革、完善省級科技計劃項目體系、減輕青年科技人才負擔等舉措充分激發青年科技人才創新活力,讓更多的青年科技人才奔赴“星辰大海”,為隴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大青春動能。
“學校實施不低于東部地區待遇保障水平、不低于‘雙一流’大學科研支持力度的政策,真心實意留人育才。”蘭州理工大學副校長陳偉表示,近年來,學校在平臺建設、科研團隊人員配備、科研經費支持等方面給予青年人才傾斜支持,學院的人才生態不斷優化,自2019年以來,該校共引進優秀博士人才349人,其中畢業于“雙一流”大學和國外高水平大學的博士占80%。
1984年出生的劉卯成教授,2022和2023年連續入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在鋅離子電池、堿金屬離子電池等研究領域獲得顯著成果。“這也得益于學校政策的加持和落實,讓我們可以專心搞科研,有效提升個人價值。”劉卯成透露,他已主持完成各級別課題項目若干。不僅如此,他還指導多名本科生以第一作者發表SCI論文、榮獲全國可再生能源科技作品競賽二等獎等。
讓青年人才“領跑”
在我國節水產業發展70周年之際,大禹節水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創新實踐交出一份亮眼答卷,公司構建的“運營優先”戰略體系成功破解農業節水工程行業痛點,開創的“彭陽模式”“元謀模式”等正在全國20余個省(區、市)復制推廣。
“讓核心競爭力成為公司發展的王牌,才能讓農業更智慧,農村更美好,農民更幸福。”公司董事長王浩宇道出公司發展的創新“密碼”。出生于1991年的王浩宇是科技部科技創業領軍人才、省級領軍人才、中國青年創業獎獲得者及甘肅省青年科技獎獲得者,自2017年接過“接力棒”以來,他以科技創新為“航標”,帶領大禹節水不斷刷新“榜單”,主導建立大禹研究院、大禹以色列研發中心等創新平臺,引進國內外節水領域杰出專家,引領節水技術創新,在農田物聯網,智慧水利、新產品開發和智能制造等方面工作碩果累累,公司首創“政府+企業+農戶”三位一體PPP模式,實施的云南陸良恨虎壩中型灌區PPP項目作為全國首個農田水利PPP項目,使灌溉水利用系數從0.58提升至0.72,年節水效益達2100萬立方米。目前該模式已被水利部列為典型案例并在全國推廣。
截至2023年底,集團累計實施節水項目2800余項,覆蓋農田水利、城鄉供水等六大領域,服務耕地面積超5000萬畝,隨著“十四五”節水行動推進,這家年輕的科技企業正以年均35%的復合增長率,書寫中國節水產業的新篇章。
讓青年人才“自由”成長
“嘉峪關是我的故鄉,我有義務貢獻自己的力量。”甘肅酒鋼集團工程師魏海霞如是說。23年前,懷揣著“酒鋼子弟愛酒鋼”的情懷,她自東北大學“熱能與動力工程”專業畢業后,義無反顧地回到酒鋼集團工作。寒來暑往20余載,她成長為名副其實的“鋼鐵霞”,只要用耳朵一聽就知道鋼坯燒的“火候”夠不夠,一看火焰和鋼坯的顏色就知道所有的控制參數是否合適,從SUS304、SUS430、SUS410S到雙相不銹鋼、耐熱鋼、馬氏體,她參與研發的鋼種達到60多個,酒鋼不銹鋼躋身為國內不銹鋼三大巨頭之一,她是親歷者,也是參與者。
近日,黨和國家功勛榮譽表彰工作委員會辦公室發布了《關于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擬表彰對象的公示》,魏海霞榜上有名,作為她的導師和領導,酒鋼集團宏興股份公司首席專家潘吉祥難掩喜悅,“不銹鋼團隊的一多半人已快速成長為業內權威,在業界都是炙手可熱的高端人才。”潘吉祥驕傲地說。“這一可喜的局面離不開職工自身的努力,更得益于全省為年輕人營造的干事創業良好環境。”他表示,近年來,集團用好用活相關政策,讓年輕人牽頭承擔更多的科研項目,參與重大技術攻關,工作中充分放權,建立良好的容錯機制和收益分配機制,讓青年人才自由探索,極大地激發了青年人才的創新活力。
“鼓勵青年科技人才承擔和參與基金項目,提高青年科技人才主持省級科技計劃項目比例。”甘肅省科技廳相關負責人透露,目前,該省省級基礎研究計劃40歲以下科研人員擔任負責人的比例達到70%以上,45歲以下科研人員擔任省級科技創新基地平臺主要負責人的比例超過30%,全省基礎研究經費支出占研發支出比重達到14%,位居全國第四。一批像魏海霞、劉卯成、王浩宇這樣的青年人才在甘肅快速成長,凝聚成了一支具有國際視野和國際競爭力的青年拔尖人才隊伍,大大增強了甘肅省原始創新能力和相關產業的核心競爭力。
功以才成,業由才廣。如今的甘肅,“人才高地”的集聚效應正在彰顯,“人才引擎”的澎湃動力不斷激活。
(受訪者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