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張蓋倫
3月30日,北京師范大學舉行AI+循證教研賦能“雙新”(新課標、新教材)學術年會2025。來自全國20多個地區的300余位地方教育行政部門代表,中小學校長、教師和企業代表現場參會,共話未來教育前沿發展,共探教學改革實踐路徑。
會上正式發布了《AI+循證教研賦能“雙新”2025年度方案》。該方案聚焦人工智能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和創新智能化教研模式,旨在通過課堂智能觀測、多模態學情分析等關鍵技術應用,賦能課堂教學變革與“雙新”落地,為基礎教育數字化轉型與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在實施路徑上,方案規劃了從基礎建設期的平臺搭建,到深化應用期的課例研究,再到成果推廣期的標桿案例集萃的遞進式推進體系,通過6大階段22項重點任務的系統部署,保障AI+循證教研有序開展,并基于AI“大先生”智能系統助力“雙新”在各地各校的高效實施。
“AI大先生”平臺由北京師范大學發布,其融合前沿人工智能技術與北京師范大學在教育領域的深厚研究積淀,構建了全領域知識圖譜,打造了教育領域的專業知識庫。在此基礎上,平臺利用模型微調與檢索增強生成等人工智能技術,打造專業的教育垂類大模型。
會上,圍繞AI+循證教研賦能“雙新”的前沿議題和實施路徑,教育部課程教材研究所中小學教學研究中心主任何成剛、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部副部長張婧婧和麥盟科技(海南)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勇作主旨發言,探討了人工智能支撐課程實施、教學變革、教師發展等教育核心場景的融合創新機制,推動人工智能+教育從技術應用向生態重構的新模式轉變。
在圓桌論壇環節,與會嘉賓探討了智能技術在教育數據采集、分析、反饋等關鍵環節中的應用;在工作坊環節,與會代表圍繞不同學段如何基于AI開展循證教研賦能“雙新”進行分組研討,共同探索AI+循證教研賦能“雙新”的創新實踐與系統方案。
北京師范大學AI+循證教研賦能“雙新”學術年會2025由基礎教育教材綜合研究國家教材建設重點研究基地和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部聯合舉辦,得到民進北京市高等教育委員會、教育部小學校長培訓中心、教育部普通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北京師范大學教師教育研究中心、麥盟科技(海南)有限公司等多個單位支持。
(受訪者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