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劉垠
稅收數據是重要的經濟數據,可以直接反映經濟運行情況。國家稅務總局最新增值稅發票數據顯示,1月1日—3月25日,我國高技術產業銷售收入同比增長13.6%,延續較快增長勢頭。
在4月1日舉行的國家稅務總局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稅務總局副局長王道樹表示,增值稅發票數據顯示,今年1月1日—3月25日我國經濟運行呈現多方面亮點,包括創新動能不斷積蓄,新質生產力加快培育;綠色低碳轉型持續推進,新能源產業發展較快;實體經濟持續壯大,制造業“壓艙石”作用凸顯;服務消費增勢較好,新興消費展現較強活力等。
數據折射出新質生產力加快培育。1月1日—3月25日,數字產品制造業、數字技術應用業銷售收入同比均增長11.6%,反映數實融合持續深化。隨著我國在人工智能領域取得突破和推廣應用,帶動科研技術服務業、信息技術服務業銷售收入同比分別增長19.2%和11.6%。
與此同時,制造業“壓艙石”作用凸顯。1月1日—3月25日,制造業銷售收入同比增長5.4%,占全國銷售比重達28%,較上年同期提高0.8個百分點,為經濟持續增長提供重要支撐。其中,裝備制造業銷售收入同比增長10.3%。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加快建設現代產業體系。國家相繼出臺一批支持科技創新的稅費優惠政策,目前實施效果如何?
“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重在創新。近年來,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支持科技創新的稅收優惠政策,涵蓋企業科技創新活動的各環節,對促進新質生產力加快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國家稅務總局新聞發言人、辦公廳主任黃運回應提問時說。
具體而言,研發費用企業所得稅稅前加計扣除比例提高到100%,且對集成電路和工業母機企業進一步提高到120%;對技術轉讓、技術開發以及與之相關的技術咨詢、技術服務收入免征增值稅;對先進制造業企業增值稅進項稅額實行5%的加計抵減,且對集成電路和工業母機企業進一步提高到15%。2024年,國家又出臺支持節能節水、環境保護和安全生產專用設備數字化、智能化改造的企業所得稅抵免政策,進一步鼓勵企業加大專用設備更新改造投入。
“在結構性減稅降費政策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的作用下,我國科技創新能力不斷增強。”黃運以增值稅發票數據為例說,2024年,高技術產業銷售收入增速比全國總體增速快9.6個百分點,反映創新產業增長較快;全國科技成果轉化服務銷售收入同比增長27.1%,較高技術服務業增速快14.3個百分點,說明科研成果轉化為實際生產力的步伐在加快;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同比增長7.1%,全國企業采購數字技術金額同比增長7.4%,反映出數實融合有序推進。
與此同時,今年1月1日—3月25日,我國高技術產業銷售收入同比增長13.6%,比全國總體增速快11.2個百分點;全國科技成果轉化服務銷售收入同比增長33%,較高技術服務業增速快18.7個百分點;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同比增長7.8%,全國企業采購數字技術金額同比增長7.6%。相比去年,這些增速均有所提高,彰顯了新質生產力的加快發展勢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