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良輝 科技日報記者 謝開飛
高效、可再生、環境友好的新能源,是推動全球能源轉型、實現低碳經濟的關鍵。其中,能源草是生物新能源技術的重要反應底物。1月8日,記者從福建農林大學獲悉,該校朱方捷教授團隊領銜開發了全球首個能源草多組學數據庫。據了解,作為能源草研究目前最完善的綜合數據平臺,該數據庫將推進能源草科學研究及其種質創新,加快實現“雙碳”目標。相關成果近日發表于國際期刊《宏基因組與生物信息》。
“能源草多組學數據庫覆蓋11種廣泛應用的能源草,收錄基因組、表觀基因組、轉錄組、表型組等多組學大數據。針對目前能源草表觀基因組數據稀缺的瓶頸,本工作首次系統繪制了能源草全基因組范圍、9種不同修飾特征的表觀基因組圖譜,并系統注釋了255629個能源草非編碼功能元件——基因表達的‘開關’。”福建農林大學菌草國家工程技術中心首席科學家林占熺說。
據介紹,國家菌草中心緊密跟蹤全球生物質能源發展趨勢,長期從事能源草研究與應用推廣。林占熺表示,本次能源草綜合數據庫的建設,將進一步推動菌草在新能源領域的科研與應用,培育對接新能源經濟、造福廣大發展中國家人民的“幸福草”;同時,為全球能源草研究提供了集成數據源和整合工具集,將助力可持續農業與可再生能源發展邁上新臺階。
(國家菌草中心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