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吳純新 實習生 鄒文慧
11月22日,2024“武創薈”科技助力鄉村振興——科技特派員冬季行活動在湖北武漢舉行,現場簽約一批科技成果轉化項目,助力鄉村振興和農業高質量發展。
廣譜抗DNA病毒藥物、攔網式水產養殖精準投喂系統、新型雞白痢檢測試劑盒……經過多年校企合作研發,5項圍繞現代農業糧食作物及生物育種領域的科技成果轉化項目成功簽約。
科技特派員服務協議同期簽訂,一批扎根武漢市蔡甸區的科技特派員將與轄區企業進行技術對接。目前,武漢市已有超過1000名科技特派員致力于服務農業企業。
武漢市科技創新局副局長柯敏表示,作為科技創新人才服務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科技特派員制度在該市推行近10年來,堅持人才下沉、科技下鄉、服務“三農”,圍繞優勢特色產業,積極開展品種推廣、技術培訓等工作,為助力農民增收、促進農業增效、推進鄉村振興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2024年,學校組織選派78名省級科技特派員、16名武漢市科技特派員‘下鄉駐企’,為派駐單位和地方企業發展提供科技、智力和人才支撐。”華中農業大學科學技術發展研究院社會服務處處長魏鵬表示,下一步,該校將不斷創新與地方合作機制、持續加大與企業合作力度,以農科教產學研融通,整體提升學校服務農業農村現代化效能。
此外,華中農業大學、武漢輕工大學、湖北工業大學等高校院所帶來一批最新科技成果。“我們希望可以研發一種抗倒伏、高產高檔的優質水稻,同時完成水稻品系加香技術服務。”武漢弘耕種業有限公司負責人說。
據介紹,本次活動由武漢市蔡甸區、武漢市科技創新局、華中農業大學主辦,蔡甸區經濟信息化與科技創新局、武漢市科技成果轉化促進中心等單位承辦。
(受訪單位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