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趙漢斌 房琳琳
“中國鄉村第一圖書館”在哪里?
處暑時節,科技日報記者隨2024 年“高質量發展調研行”主題采訪活動,走進云南省保山市,探秘“極邊之城”騰沖僑鄉古鎮,感受和順圖書館承載的深厚文化底蘊,以及對邊陲人精神塑造的力量和獨特的魅力。
“和順圖書館現有藏書13萬冊。其中近1萬冊的古籍和15000余冊的近代重要文獻,尤為珍貴!”面對記者,和順圖書館副館長尹以耀侃侃而談。在當地黨委政府關心和海內外華人華僑支持下,和順圖書館建筑面積從原來的1392平方米,擴建到6008平方米。“這也是我們和順古鎮最大、最重要的一片古建筑群。”尹以耀自豪地說。
和順圖書館始建于1924年,由華僑集資興辦,保留了古典建筑風格,前置花園,美觀素雅。主體建筑群外觀與古鎮風貌和諧統一。火山石鋪砌的石階、傳統門樓及雕花屋檐,展現傳統韻味;西式平頂拱形中門、乳白色門窗及花木扶疏的庭園,又透露出現代氣息。近百年來,眾多名家學者來訪,并為圖書館題寫館名、匾額、對聯,留下了動人的人文故事與豐富的文化遺存,被譽為“中國鄉村第一圖書館”。2006年6月,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和順圖書館古籍、近代、現代三個書庫,涵蓋了從古典文學、社會科學,到當代科技、生活百科等諸多門類,滿足了不同讀者的閱讀需求。這座圖書館不僅是當地居民閱讀和學習的重要場所,也是國內外游客到和順古鎮的重要打卡地。“在高峰期,差不多每天要接近兩萬人來參觀學習;即使旅游淡季,每天也有近千人來訪。”尹以耀告訴記者,2023年,進館人數超過75萬人次。
圖書館訂閱的54種報紙和近300種期刊,讓古鎮人傳承了喜愛閱讀與永續創新、關心家國大事的習慣。8000多居民的古鎮,就辦出了3000多張借書卡。圖書館還定期舉辦講座、展覽和文化活動,豐富了居民的精神生活,促進了文化交流與傳播。
“值得一提的是,和順圖書館具有濃厚的鄉村特色。盡管它已成為國家公共圖書館的一部分,但依舊保留著居民自行管理的傳統。”騰沖市和順鎮鎮長錢文彩告訴記者,這種管理方式,不僅讓圖書館持久貼近居民,讓讀者、游客感受到鄉村的古典、寧靜與質樸,也可領略現代科技與時尚的活力。
記者了解到,和順圖書館連續多年被評為“全民閱讀先進單位”,還相繼被中國僑聯和云南省委、省政府命名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23年12月,被文化和旅游部評定為一級圖書館。
(科技日報記者 趙漢斌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