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羅云鵬
深圳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以下簡稱前海)被稱作“特區中的特區”。2024年上半年,前海貨物貿易收支金額同比增長33.3%,高于深圳全市近20個百分點。
7月24日,記者從人民銀行深圳市分行、國家外匯管理局深圳市分局舉行的2024年第二季度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目前“金融支持前海30條”涉及人民銀行、外匯局職責的創新政策已全部落地,創新形成14項全國“首創”“首批”,為全國金融改革創新提供前海經驗,其中11項已進行復制、推廣。
“金融支持前海30條”成果展示。科技日報記者 羅云鵬 攝
人民銀行深圳市分行相關負責人介紹,首批開展香港居民代理見證開戶試點,目前港人“足不出港”在深開立賬戶達37.6萬戶,約占粵港澳大灣區業務量九成。
據悉,前海率先探索便利香港居民北上消費跨境支付新模式,首批落地香港電子錢包互聯互通業務。目前,在內地使用微信香港錢包和港澳版“云閃付”的港澳用戶超157萬人,交易金額超76.7億元。
“首批落地深港‘跨境征信通’,持續發揮征信賦能作用,精準助力深圳小微港資企業獲得融資7.53億元。”該負責人介紹,首創銀行與非銀支付機構合作,提供個人薪酬跨境收付便利化服務,深圳業務總額達187萬美元。
記者了解到,在跨境貿易投融資便利化方面,前海首批落地優質企業貿易外匯收支便利化試點,首批開展出口跨境電商直通車,首創境內進口商“境外不落地購匯”支付貨款,首批構建“本外幣合一、高低版搭配”的跨國公司跨境資金池政策體系,首創前海港企貸,這些有效地拓寬了前海港資小微企業跨境融資渠道等,將香港金融機構對港企的授信服務延伸至前海。
深圳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科技日報記者 羅云鵬 攝
據介紹,在深港金融市場和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方面。首創QFLP總量管理試點,優化合格境外投資者制度,一次性賦予管理企業總量額度,允許靈活自主配置和更換投資項目,提高外資在華開展股權投資、風險投資的便利度。目前,前海3家港資QFLP機構開展試點,額度合計9億美元。
此外,首批開展大宗商品跨境現貨交易人民幣計價結算業務,累計交易結算金額達616億元,助力深圳建設全球大宗商品交易人民幣定價中心,提升國際大宗商品市場定價影響力;優化升級“跨境理財通”試點,穩步擴大兩地居民投資對方金融產品的渠道。目前深圳地區共有5.8萬名個人投資者參與試點,跨境收付金額合計302億元,占粵港澳大灣區投資者總人數45.9%。
該負責人表示,該行將進一步建立健全跨境金融服務體系,豐富金融產品和服務供給,持續發揮前海作為國家金融業對外開放試驗示范窗口和跨境人民幣業務創新試驗區功能,助力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為推動粵港澳大灣區更好發揮高質量發展動力源作用提供堅實的金融支持。